奇安信吴云坤:在实践中发展并建立网络空间安全能力体系

VSole2023-03-10 10:54:41

在3月9日举行的网信国际合作论坛上,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表示,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并建立网络空间安全的各项能力。

实践形成网络空间安全能力体系

数字化时代,各国都开始将网络空间安全纳入到国家整体安全战略和体系中。无论是发展自身网络空间对抗能力,还是加强国家重要机构、关基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所有国家都需要构建自己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体系,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

吴云坤详细分享了奇安信在网络空间安全能力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及经验。

一是建设防御APT攻击的安全体系。吴云坤介绍,奇安信拥有全球领先的APT发现、追踪和分析能力,基于这些能力打造了以天眼高级威胁监测平台为核心的APT防御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在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关键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部署,发现和处置针对大型企业、政府组织、关基设施等的APT活动。

二是保障关键机构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奇安信创新设计的内生安全框架,已为包括超过2万家电力能源、通信、交通、金融机构规划、建设和运营网络安全体系,打造自主安全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体系化、实战化的防御能力,保障了重要政企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保护数字城市的网络安全。多年来,奇安信已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超过100座城市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指挥系统、网络安全运营中心,为城市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四是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据统计,奇安信承担并圆满完成了150场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任务,确保活动期间重要业务稳定运行、重要机构和重要设施的安全,成为国家重大活动保障的主力军。

五是支撑组织国家级实网攻防演习。在多年的国家级实网攻防演习中,奇安信组织攻击及防守队伍,建立攻防演习组织平台和沙盘推演系统,提供了全面支撑,同时为重要省市、关键行业和重要企业组织了超过800场实网攻防演习,成为支撑实网攻防演习中坚力量。

六是保障北京冬奥会的网络安全。奇安信作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网络安全官方赞助商,基于内生安全体系构建了北京冬奥会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与国家网络安全监管与指挥体系进行了有效协同,共同构建了面向冬奥保障的国家网络安全能力体系,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合规不踩线,创造了奥运历史上网络安全“零事故”记录。  

 三大核心安全能力守护国家网络安全

吴云坤介绍,基于长期的网络安全保卫实践,奇安信已经形成了“体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能力水平、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打造了三大核心网络安全能力体系。

其一是建立了自主安全的IT底座和内生安全防护体系。在深刻理解国家重要保护对象业务的基础上,奇安信与中国电子合作构建了涵盖了“芯、端、网、云、数、智”的PKS体系,为政府、行业提供自主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基于对重要保护对象的深刻理解,奇安信充分利用自主安全架构来实现内生安全体系,形成了高中低位结合的层次式防护体系,带来了从技术、管理、运行体系的全方位安全保障,构建了结合安全检测、态势感知、指挥协调的三级网络安全态势指挥体系。这些系统和体系已经在超过90%以上中央部委和大型政企机构得以实践验证。

其二是建立了威胁检测、发现、溯源能力和供应链安全防护能力体系。作为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原创技术策源地,基于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刻理解,奇安信建立了软件空间测绘平台,形成了对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能力;成立了三个研究院、20 支队伍、超过 1500人的安全攻防研究团队,建立了覆盖基础网络协议、底层操作系统、关键软硬件、关键技术装备、关键行业系统在内的各个领域的漏洞攻防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体系化的威胁检测、发现和溯源能力;同时创新改变了网络安全研判工作模式,形成了从攻击者视角进行威胁监测与溯源的能力。

其三是建立了全球网络空间威胁感知能力和威胁情报获取利用能力体系。基于对全球信息资源的深刻理解,奇安信已形成了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视野,通过建设全球网络空间威胁感知能力、网络威胁情报中心,挖掘网络攻击和事件背后的攻击组织,对全球主要高级威胁组织进行持续跟踪,截止目前,对全球49个APT持续进行追踪,首先发现并披露了15个APT组织。

吴云坤表示:奇安信希望将实践的经验、发展的智慧和建立的能力与国内外伙伴开放分享,共建网络空间安全能力体系,护航数字化发展。

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收集平台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14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智库推荐”栏目主要聚焦全球顶尖智库、机构网信领域研究成果及全球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政策等,开展网络空间领域重要研究成果、重要政策法规及标准的跟踪研究和对比分析。本期推荐3篇近期发布的全球智库文章。
网络安全威胁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受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的影响,以色列的军用和民用设施都频频遭受网络攻击。基于此,以色列很早就开始重视网络安全网络空间作战技术研究,并将网络空间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今的以色列,不仅制定了成体系的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完善了现有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增强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同时,还致力于网络空间作战技术的创新研发、网络攻防项目的持续推进,网络作战人才
1.重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公布 据中国人大网消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下称“草案”)进行了审议。草案已在中国人大网公布,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1年11月21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系统阐述了事关网络安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网络安全法、密码法、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产业生态初步构建,产业结构逐步合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确立,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受邀参会并发表演讲,在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战略,就“如何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分享了几点思考。
11月30日,公安部在京召开“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打击黑客类违法犯罪举措及总体成效情况,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回望过去,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取得哪些发展成就?立足当下,面临哪些新挑战?面向未来,将出现哪些新趋势?
网络安全漏洞披露已成为网络安全风险控制的中心环节。不规范或非法的网络安全漏洞披露危害网络空间整体安全,凸显法律规定的灰色地带。实践中网络安全漏洞披露表现为不披露、完全披露、负责任披露和协同披露等类型。美国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分别构建网络安全漏洞披露规则,并根据形势不断进行调整,规则设计呈现从负责任披露到协同披露的变化趋势,国家层面统一的网络安全漏洞披露协调和决策机制也在进一步完善中。我国现行立法从产品
VSole
网络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