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谈“互联网思维”,虽有点过时,但毕竟互联网金融时代还是给银行业带来了不少的变化,也催生了一些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以及所形成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模式,至今依然影响着银行当下的特定市场和产品,其中包括“小微贷”“网络贷”等诸多普惠金融产品。虽然这些产品比曾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有更广泛的内涵,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和当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有着某种血脉的传承。因此,今天重提“互联网思维”,本意并不想去讨论“互联网金融”或“互联网思维”本身,而是通过思考和总结,谈谈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新兴事物的态度,一旦局限于概念和理念的束缚,会对当下的经营绩效或市场营销带来不力。

我曾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概念红火的年代,就极力主张“去互联网思维”。并没有哗众取宠之意,也不是对“互联网金融”或“互联网思维”持否定态度,而是不同意为概念而概念、为理念而理念。概念和理念都很丰满并振奋人心,但结合自身实践和实际结果却很骨感并不尽人意,不少领域都存在这种现象,这给企业乃至全行业、全社会造成了为数不少的资源浪费。

“互联网金融”是在一种全新的经营范式和金融生态下,产生的全新的金融服务。正如大家所说的“狼来了”,让传统的银行业产生了危机感,也确实激发了传统银行的活力。这是市场驱动下的正向激励,即银行导入“互联网思维”,学习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做,怎样才有成效?却是另外的课题和挑战。

北京农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总经理 喻德禄

客观认识互联网企业和银行业的经营和金融生态

在互联网金融概念最热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当一家互联网企业新推出一款市场反应好的金融产品时,很多银行同业,经常会为之兴奋、喝彩、津津乐道,褒奖和羡慕有加,也跃跃欲试。但是,后续很少会有自己产品的成功故事,也没有任何可期的结果和努力的目标,即使有些同业大胆尝试了,其结果多数也是不了了之,能有一点点成效的,更是凤毛麟角。

难道银行从业者就不想作为、不能作为吗?当然不是!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互联网企业的生态和银行业生态的差别,估计不足、理解不透、重视不够,“互联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模仿和复制“互联网金融”产品。

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和银行做金融,存在较大差别。笼统来说,就是生态的差别。“生态”用在金融领域,是互联网金融时代流行起来的,所谓“互联网金融”玩的是生态。这句话说得非常精准和有实际意义。实际上,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银行,都依赖各自特有的生态,比如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企业文化、人才结构、关联业务、监管要求、产品理念、风险偏好,乃至系统和数据等,所有跟经营有关的因素,均是构成企业经营生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就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和银行做金融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

在战略上,学习和弘扬“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产品,很多都是从自己的产业链发展和延伸出来的,这些产品首先是为自己的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进而再输出自己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在自身产业链的客户消费活动中,了解客户、评价客户、细分客户、细分市场、把握风险等,精准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比如:电商企业的支付、透支、消费贷等,就是建立在客户在电商平台的消费行为上,通过相关机制的设计,从技术上实现了这些机制的在线处理。在确保数据和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风险判断、在线决策的即时性,这就实现了客户电商消费时,能够即时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比如支付能力受限时,即时获得平台提供的消费贷款。

因此,互联网企业对客户体验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其一,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对客户进行精准细分;其二,快速创新产品,并为每个细分客户群体设计相适应的金融产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其三,注重场景设计,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的现实消费活动中,让客户能够即时,甚至无感地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其四,提供快捷和周到的售后服务。这四方面的内容,恰恰是传统银行业曾经最薄弱的地方,至今也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改善,都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转变,甚至涉及战略、文化、人才等层面的调整和完善。

在战术上,坚持“去互联网思维”,立足银行自身生态

在战术层面,银行一定要“去互联网思维”,这是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因经营生态和金融生态的巨大差别导致的必然结果。过往银行在创新和经营与互联网企业同类的金融产品时,在开展客户的精准营销和精准服务时,招致的不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对这种差距缺乏强烈的认知,没有把战略上学习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有效地转化成战术层面的具体实施和实践的手段和方法。客户在互联网企业产业链上,常常具有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行为形成的数据和海量的关联信息,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互联网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发展。但与互联网企业相比,银行没有也获取不到客户传统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数据,也无法基于传统的消费行为提炼和设计金融服务的相关模型,无论是采用合作的方式,还是采购数据的方式,均不能满足银行对此类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这里有数据质量、数据可信度以及数据获取的时效性问题,也有银行业务管理、风险识别所依赖数据的传统习惯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银行的产品创新者,受互联网企业产品思路的影响,被互联网企业的生态特性,束缚了产品创新和设计的思路。

实际上,银行业从经营到系统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系统建设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拥有了非常丰富的客户信息、客户金融交易信息和数据的积累。从这个维度来说,银行不可能有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数据,但银行客户的金融服务消费的数据,甚至进一步展开到其关联客户的金融服务消费的数据,形成了银行特有的客户数据和行为数据。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数据价值发挥出来,为相关产品的创新服务。显然,不跳出“互联网思维”的框架,在战术层面,建立以银行自身生态的相关要素驱动下的创新和设计思维,银行自己的数据价值即使不被忽视,其价值发挥也不会太充分,数据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银行经营类似的金融产品,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一定要“去互联网思维”,立足银行自己的生态环境,立足自己的客户特点,立足以自己的数据为主,辅以其他数据,才有可能实现这类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从“互联网思维”到“去互联网思维”,我们说的不是“去”和“不去”,“要”和“不要”,“否定”还是“肯定”的问题,而是怎么从概念转变成实践?怎么跨越从理念到实践的差距?怎么将战略上的学习和借鉴转变成战术层面的实现和实施?“互联网思维”是个概念,是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生态下,一段成功的金融服务经验和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但银行在自己的经营场景中,该如何实践?如何学习和应用?这就需要深刻理解并结合银行自身的特有生态,对概念的内涵悟细和悟透;无论是客户细分、产品设计、场景规划,这些产品和服务落地必须实现和完成的内容,无一不和企业自身特点息息相关。因此,找到适用自己的方法和方案,才能实现战略与战术的统一,才能实现从概念到实践的跨越,实现成功的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