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Anna艳娜2024-01-15 10:59:06


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数字经济布局持续完善,发展势头较为强劲、重点领域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和新生动能。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数字经济加速构筑经济复苏关键支撑,2022年,测算的51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41.4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7.4%,占GDP比重的46.1%。


数字经济加速构筑经济复苏关键支撑


增速高于GDP增速4.2个百分点


白皮书指出,在总量方面,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各主要国家纷纷把数字经济作为应对疫情冲击、提升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发展半导体、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全球数字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为41.4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9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在占比方面,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基础设施、生产现场、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是支撑传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当前,全球范围内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数据要素等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有效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46.1%,上年同比口径为44.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在增速方面,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活力所在。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活跃,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持续为全球经济平稳回升注入动力。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4%,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4.2个百分点,有效支撑全球经济持续复苏。


在结构方面,产业数字化依然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数字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数字产业化规模为6.1万亿美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4.7%,占GDP比重为6.8%;产业数字化规模为35.3万亿美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5.3%,占GDP比重为39.3%,较上年提升约1.8个百分点。


在产业渗透方面,全球三、二、一产业数字经济持续渗透。受行业属性等因素影响,从全球看,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率先在第三产业爆发,数字化效果最显著,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效果有待持续释放,在第一产业的应用受到自然条件、土地资源等因素限制,仍需探索更加适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第三、二、一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5.7%、24.7%和9.1%,分别较上年提升0.7、0.5和0.2个百分点。


整体看,中、美、欧基于市场、技术、规则等方面优势,持续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数字经济三极格局持续巩固。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数据资源领先全球,数字产业创新活跃,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美国数字经济稳居世界第一,产业规模、产业链完整度、数字技术研发实力和数字企业全球竞争力等位居世界前列。欧盟具有优秀的科技和创新资源,凭借其在数字治理上的领先优势,形成与中美两强优势互补的第三极。


数字技术相关产业稳步发展


与实体经济融合进入新蓝海


从细分领域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石,宽带网络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助力弥合数字鸿沟。白皮书指出,2015—2022年,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数由8.3亿提升至14.0亿,年均复合增长7.6%。2013—2022年,在各国持续推动下,全球移动连接数已从66.8亿增长到86.3亿,年均复合增长2.6%。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加快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从2022年的1715个增至2025年的1875个。


数字技术产业稳步发展释放巨大发展潜力,5G融合应用生态加快形成,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设备定位等5G在行业中的典型应用满足行业共性刚需,已在矿山、港口、制造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迎来快速发展,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增速逐渐放缓。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5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8941亿美元。从企业发展看,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国别分布呈现“中美主导”格局。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有29542家,中美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全球总数的近一半。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发展新蓝海。据IDC预测,到2026年,数字产品、服务和体验将为全球企业2000强增加超过40%的总收入。白皮书指出,当前5G物联网发展迅速,全球5G物联网市场2023—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0.2%,到2030年将达到894.2亿美元。以AI为代表的新型分析技术基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提供量身定制、完善客户管理、进行资产维护、检测潜在欺诈、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正成为解决产业链参与方互相信任问题的基础手段,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预计2030年,约有30%的规模超50亿美元的制造企业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


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共进,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逐步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对此,白皮书指出,要协力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布局,各国应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搭建适于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更好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要强化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各国应继续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全球互联网渗透,提高国家间沟通往来效率,促进各国信息互联互通,缩小全球数字鸿沟。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探索形成互利有序的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各国应进一步提升对数字经济规则制定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和数字经济国际治理新机制讨论,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公平、公正、安全、可靠的国际数字规则体系。要打造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国应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原文参考: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 数字经济观察网 - 软信官网 -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szw.org.cn)

数字经济经济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2011-2020中日韩经济报告》由中国信通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韩国信息社会发展研究所等中日韩三国六家著名智库联合编撰,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岩田一政、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金兴钟等为报告撰写序言。这是中日韩秘书处自2013年发布三国经济报告以来,首次在报告中加入数字经济内容。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
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中国信通院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中国信通院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并在论坛上举行了签约仪式。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翠微路支行党委书记郭俊,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规划》文件以独立章节概述网络安全要求,彰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地位,文件作为国家顶层规划具备强大的示范意义。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 朱清表示,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吉尔吉斯斯坦将携手上合组织成员国进一步传承睦邻友好,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重要贡献。本次专题会议对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方纷纷达成共识,将以本次会议作为根基,继续推动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务实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吉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意见》要求,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公共数据,加强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强化统筹授权使用和管理,推进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确定公共数据优先开放的具体范围,应当征求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公众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公共数据,《意见》要求加大政府引导调节力度,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收益合理分享机制,允许并鼓励各类企业依法依规依托公共数据提供公益服务。
11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署名文章。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最具价值的生产要素,为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动力、新能量。随着数据利用的不断深入,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日益凸显,亟需建设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Anna艳娜
暂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