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工程技术人员: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VSole2023-03-24 13:48:14

早上九点,黄熹之走进办公室,一边查看新出的密码文献,一边和同事讨论尚未完成的产品。

随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数据交易需求不断上升,黄熹之所从事的“密码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新职业也发展壮大。相关机构预测,预计至2025年,我国隐私计算市场将达到145.1亿元,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将更旺盛。

推动数据大规模安全流通应用

“我们的工作就是基于密码学,把需要保护隐私的明文数据进行‘加密’,使用公开的密码学算法或协议,对数据在密文状态下进行协商好的运算。除了最终的运算结果外,任何一个参与方都无法获得其他人隐私数据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行训练AI模型等,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谈及自己的工作,作为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黄熹之很骄傲。

“我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2019年大学毕业校招时了解到密码工程以及更细分的隐私保护计算行业,这种类似‘智力竞赛’的工作,我很感兴趣。”黄熹之说。

他介绍,日常工作主要是学习最新的算法和协议,然后结合业务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隐私保护计算功能,并使用这些功能制作出相关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现代密码工程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具有多种分支。作为密码工程的一种应用方向,隐私保护计算通过密码算法、硬件加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组合成的整体系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不可见”的加密状态,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打下基础,搭建起大数据产业的坚实“底座”。

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密码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兴起和壮大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密码工程技术人员2022年被人社部增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是指从事密码算法与协议实现、密码设备和系统研制、密码产品检测与认证、密码服务系统设计建设、密码标准编制、密码管理、密码专业技术培训咨询的工程技术人员。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数据交易当前仍以点对点的方式为主,交易规模相当可观,如商业银行每年数据采购金额就超过百亿元。然而,点对点交易模式仍存在规范程度和交易效率较低的问题。密码技术有助于解决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任问题。”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基于密码学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正加速在政务、金融、电信、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规模为4.9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145.1亿元。根据咨询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到2024年,隐私驱动的数据保护和合规技术支出将在全球突破150亿美元以上,即达到千亿人民币以上。

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强调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对于我国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为我国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明确的发展目标。2021年底出台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了未来五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提出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产业发展带旺人才需求

“我刚入行工作那年,业内涉及数据交易概念的工作岗位还不多。这几年市场对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比如我所在的公司,相关技术团队已经从2019年的三四十人增长到现在的上百人,团队的主要成员大多来自各大高校的密码学或者计算机等专业。”黄熹之对行业的快速发展深有体会。

黄熹之在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作,公司首席密码架构师兼副总裁李艺告诉记者,近年来,很多行业积累了大量优质数据,但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对数据流通有严格的限制,对数据价值合规挖掘的需求助推了密码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智联招聘发布的《十大前沿数字技术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1-8月,隐私计算技术岗位招聘规模同比增速达到78.8%。

“在可预见的未来,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机融合,更安全和高效地推动数据大规模流通。”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数据要素化100问:可控可计量与流通交易》指出。

谈及未来,黄熹之表示乐观,“在我看来,国家对于数据使用交易的管理规范越来越严格,对保证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更多从业人员将助推大数据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大数据密码学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数据共享流通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环节,而随着数据交换、共享力度的加大,其权属、合规性、安全性等诸多险开始显现,出现了数据共享难以及隐私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和去信任化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然而,人们往往忽略区块链自身的安全问题,较少有相关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的成果。文章着重剖析区块链所受安全威胁问题并提出其安全保护措施,从技术风险、内容风险等不同视角阐释区块链所受的安全攻击,在多个层面给出了区块链的安全保护机制,尤其对日蚀攻击防御中IP地址信用评价模型进行了思索。
Mothukuri 等人在不干涉本地训练过程的前提下,运用成员推断攻击,并通过篡改其在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梯度,减弱了全局模型的效能。在这些防御措施中,本文重点对差分隐私进行介绍,分析其隐私安全性能,以期进一步减小联邦学习系统中的隐私风险。横向联邦学习按照样本空间对数据集进行划分,并取出特征相同而样本不同的部分来进行训练。这些保护措施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同时需考虑密码学算法的时空效率。
生物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与跨领域互联互通实践研讨会成功举行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云计算、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以数据为基础资源,我国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实施,并强调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的数据环境更加开放,共享利用更为频繁,数据呈现来源广、规模、结构丰富、处理行为多样、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等特点,针对数据面临着被恶意窃取、篡改、删除、非法使用等威胁和技术挑战,以密码技术为核心,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广泛采集和应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城市管理、企业运营实现了全方位、智能化的重构。作为核心经济资源,数据蕴涵的经济价值无限巨大、前景无限光明。但是,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的内涵价值,需要洞察数据交易和数据价值挖掘的深刻关联,完成从数字资源到数字资产和数字资本的历史性飞跃。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而针对数据安全的传统解决方法大都聚焦于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来严格控制数据的应用范围,以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这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早上九点,黄熹之走进办公室,一边查看新出的密码文献,一边和同事讨论尚未完成的产品。随着我国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数据交易需求不断上升,黄熹之所从事的“密码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新职业也发展壮大。谈及自己的工作,作为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黄熹之很骄傲。业内人士表示,现代密码工程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具有多种分支。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基于密码学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正加速在政务、金融、电信、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
数据安全研究
2021-09-26 08:14:19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传统的基于边界安全域和基于已知特征库的网络安全防护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数据环境下新的安全威胁。
2024年1月16日,加拿大宣布,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政府计划停止资助敏感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这些领域涉及与外国军事、国防或国家安全实体有联系的机构,可能对加拿大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敏感技术研究和相关附属机构政策》(Policy on Sensi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ffiliations of Concern,以下简称《政策》),列出“敏感技
VSole
网络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