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收益”特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让企业的“知产”变“资产”,是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难题的利器,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扶持科创型企业的政治担当。农业银行高度关注并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多地提供该类金融服务,但目前业务推广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整理其业务现状和现实困难,并尝试为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发展探讨后续思路和建议。

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政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降税降费、财政支持等多种方式扶持科创型企业发展,并引导金融机构根据知识产权等企业科技水平指标创新信贷产品,解决其融资困难。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组织机构、评价体系、金融产品等方面不断创新,持续增强对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目前开展该类业务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真正意义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需第三方分担风险;二是知识产权质押+第三方分担风险,风险分担方式可以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评估机构等主体或多个主体组合承担;三是基于知识产权增信的信用类融资模式。

2020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2180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了“十三五”时期最大幅度增长。

业务发展需突破的四大挑战

尽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业务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其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和银行都遇到了诸多挑战。

一是知识产权估值难、费用贵。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业性较强,目前大多商业银行不具备评估能力,同时业界缺乏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且评估机构对评估结果不承担法律责任,难以保证评估结果合理审慎。此外,第三方评估机构会收取额外费用,增加融资成本。

二是知识产权贷后处置难。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知识产权处置变现时间长、难度大,且处置变现的额度通常与估值结果相去甚远,估值达百万的知识产权,在交易市场仅变现数万元。因此,知识产权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知识产权风控难。一些地区和领域仍存在商标商号“傍名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被仿冒等问题,加上技术快速更新替代等因素,导致部分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不高,贬值速度较快,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缺失,增加了质押融资风险。

四是业务办理周期长。价值评估、担保、授信等关键环节分别由评估机构、担保公司和银行负责,由于彼此间数据割裂,需要反复进行尽职调查,拉长了整个业务周期,增加企业融资时间成本。

应对思路与后续建议

分析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发展中所遇到的挑战,从数字化产品创新、标准化平台建设、制度保护和完善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建议:

1.加强数字化建设,创新金融产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驱动业务是各行业趋势,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数字化,需要知识产权局、科技局、税务局、银行、评估机构、担保公司等多方共同参与,各方应加强合作,利用隐私计算等技术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筑牢数据基础支撑。

目前市场上面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主要为线下产品,业务流程复杂,办理周期长。基于各方数据,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数字化线上信贷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办理效率:在营销获客环节,对接国家或地方科技局获取科技型小微企业清单,实现自动化批量精准营销;在授信准入环节,在现有企业资产、税务等数据基础上,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企业创新能力、行业与市场环境等多维度信息,创新科创企业融资授信模型。这方面可借鉴建行江苏分行“云知贷”,农行浙江分行“科技e贷”等地方性产品。

此外,知识产权估值是核定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目前商业银行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估值结果,增加了融资成本和风险,银行应加强行业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自身评估能力。这方面可借鉴南京银行的建设经验,通过整合多方数据搭建了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并基于此自主研发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

2.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

区块链具有开放性、防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及可追溯性等特征,能够在不可信环境中低成本创造信用,解决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数据上链,使数据资产形成多层穿透,对资产信息实施全程监测、重塑知识产权融资各利益相关方信任机制,解决中小企业、银行、增信机构、监管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打造一站式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上链企业融资成功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该平台,可实现营销、知识产权估值、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贷后管理等环节线上化,切实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目前人民银行在成都牵头试点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融资服务平台,实现了多方数据共享,缩短了业务周期,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3.推动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政府监管部门要持续推动落实相关政策,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资产属性,遏制侵权易发多发的现象,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

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关键环节,是核定放贷额度的重要依据。目前市场上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普遍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评估结果很难反映出知识产权客观、真实的市场价值。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评估方法,明确法律责任,保证价值评估的客观性、真实性。

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是商业银行贷后处置的重要方式,是知识产权市场化的主要手段。由于知识产权估值、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存在定价不公允等问题。随着近些年政策的倾向,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交易平台,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竞争严重。建议从监管层面规范交易市场,明确管理办法,提高交易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制度和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可着力建设风险补偿基金作为增信机制,建立科技激励企业清单,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融资风险,该业务模式在北京、深圳、浙江等地区已初具规模且便于推广,可快速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