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可信云大会盛大开幕 产学研共推可信云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

一颗小胡椒2021-07-30 20:30:06

7月27日-28日,2021可信云大会在京举行。本届大会以“数字裂变 可信发展”为主题。会上发布了可信云最新态势、标准和评估结果以及《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云计算白皮书》等重要成果,旨在通过云计算评估体系,为用户选择安全、可信的云提供支撑,促进我国云计算市场健康创新发展。

在27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陈家春发表致辞。

她表示:过去十年,我国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面向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云计算将不断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云计算产业未来应当加快落实产业政策,深化赋能行业转型,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建设,努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主持开幕式。

他表示:中国信通院自2011年启动可信云相关工作,经过十年发展,可信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标准和评估体系,评估内容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包含了云服务、云软件、云原生、高性能计算、软件开发、混合云、云网、云管、云边协同、行业云、云安全、开源、数字化等众多领域。可信云评估体系的系列标准及评估结果已经成为政府支撑、行业规范、用户选型的重要参考。中国信通院将持续完善配套的标准和评估体系,不断提升云服务产品可信度,为国内云计算行业引领方向。

随后,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和副所长栗蔚为通过2021年可信云评估的企业颁发证书。

评估项目分别包括:

虚拟化云平台分级、虚拟化云平台性能、超融合解决方案、混沌工程平台能力、高性能计算云平台能力、云桌面服务能力、移动应用开发云平台、云容灾解决方案、多云互联能力、云迁移服务能力、面向5G的MEC边缘云服务能力、面向金融场景的大规模容器平台性能、Serverless应用建设成效、Serverless平台技术能力、服务网格分级、全栈容器云解决方案、云服务安全、零信任安全、SASE成熟度能力、静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SAST)能力、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IAST)能力。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带来《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的演讲。

他提出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云原生、高性能、混沌工程、混合云、边缘计算、零信任、优化治理、数字政府、低碳云、企业数字化转型。

分别为:1、云原生:云计算架构正在以云原生为技术内核加速重构;2、高性能:云端高性能计算驱动数字经济发展;3、混沌工程:为复杂系统稳定性保驾护航;4、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主流模式;5、边缘计算:呈蓄势待发之势;6、零信任:与原生云安全不断融合;7、优化治理:企业上云加速优化治理需求;8、数字政府:数字技术使能政府治理创新;9、低碳云:企业数字化与节能减碳齐头并进的技术引擎;10、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宏观逐渐到微观落地。

会上举行了2021年中国信通院三个专项实验室的成立仪式,分别为云原生性能实验室、混沌工程实验室和零信任标准推进和测评实验室。

未来,这三个专项实验室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携手共进,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解读《云计算白皮书》。

她表示:云计算发展日益成熟,逐步迈入深水区。从发展历程上看,云计算走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形成期,2010年到2015年的发展期,2015年到2020的应用期,并已经迈入成熟期。

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成熟,云计算在产业界的虹吸效应开始显现,并对软件架构、融合新技术、算力服务、管理模式、安全体系、数字化转型等带来深刻变革,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1、云计算改变软件架构,打造IT新格局;2、云计算融合新技术,带动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3、云计算整合网边端操作系统,重新定义算力服务方式;4、云计算打破安全边界,零信任与原生安全深入融合;5、云计算打造新IT管理模式,优化治理需求明显;6、云计算促进业技融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庄带来题为《云网数智安一体 赋能产业数字化变革》的主题演讲。

他提出数字化不等于过去的信息化。从它的导向、驱动模式、方式、数据和应用共享来看,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是截然不同的体系和概念。数字化转型是以云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以应用的场景为驱动的,通过实现跨功能、跨组织、不同源数据之间协同、业务之间配合,实现研发、生产、管理等不同价值链中的重构和优化,从而实现产业和生态数字化变革和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枢纽是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平台具有应用场景化、能力服务化、数据整合化、技术组件化、资源共享化等特征。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陈屹力对《云原生发展白皮书-金融专刊》进行解读。

他表示:当前,云原生技术在企业实际场景中的实施落地,特别是在金融场景的实施落地,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由于金融行业对性能和安全的严苛要求,目前不少的行业参与者对云原生技术仍然保持观望态度。更高的容错率、高小的宕机可能、更安全的保障机制、更高效的业务流程,已经成为行业的刚需。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白皮书从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热点应用及创新突破、技术架构改造要点及实施路径、发展趋势展望五个维度,展现了当前金融行业在云原生技术应用和突破当前技术瓶颈方面的情况,是一份既具有理论基础,又不乏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指导性“行业路书”,力求为行业更好应用云原生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IaaS产品部总经理刘军卫带来《移动云底座助力共创行业新价值》主题演讲。

他以中国移动分布式云为例,对目前流行的“底座”概念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他表示,移动分布式云底座是综合考虑了客户交付、生态体系等因素,基于统一开放的技术内核以及全栈标准化产品体系适配全域场景,交付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及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基于此中国移动打造了一个分布式云的“全家桶”,覆盖中心区域、广域、泛广域、局域、业务现场,五个典型场景。中国移动云在大云操作系统、新一代云主机、存储、块存储等方向持续发力,以提升中国移动云的技术和服务能力。

腾讯云IaaS首席架构师 IaaS前沿团队负责人金峰的演讲题目是《公有云前沿技术展望》。

他分享了腾讯云对三个不同场景进行的畅想。

第一,公有云边界在不断延展,甚至扩展到家庭用户智能设备上,通过统一面纳管一切。

第二,智能网卡未来应该为IaaS带来巨大的成本收益,并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能力上也有很大想象空间。

第三,对于硬件的可编程网关如何解决有状态网关硬化是当前技术突破点。未来在数据中心层面高速互联发展会最终形成一个各部件池化通过网络组合而成的超级计算机形态。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郭雪带来《云安全全景景观》主题演讲。

她表示:当前产业云安全态势比较严峻,平台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目标,云主机成为黑灰产争夺的主要资源。目前,安全是企业上云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用户侧在做云建设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安全的建设。

中国信通院云安全团队结合可信云安全标准,分析了七大领域36种安全产品,涉及到工作负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应用和业务安全、身份和访问安全、安全服务,并对云服务商给出优化建议:1、提升网络流量安全管理能力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 2、提高机房建设掌控度;3、研发阶段安全设计考虑可以进一步优化;4、颗粒度可以更细致一些。在测评过程中,中国信通院还遴选出一批安全水平较高、安全防护较强的企业,供云服务商参考和选型。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颜亮带来《数算为基 融合共生》主题演讲。

他分享了浪潮的三点预判。

第一,从浪潮自身实践去看,云的部署方式会发生彻底变革,从过去集中式部署一定走向分布式部署,这是IoT发展造成的。所以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都会向分布式云的模式去发展和演进。

第二,数字政府发展方向走过了前面电子政务20多年、30年的阶段,走过10年上云的阶段,后面就到了云上阶段,云上的核心是数据智能。而且现在各级政府认识到这点,围绕数据做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现在核心工作。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怎么发挥自己能力帮助政府解决数据屏障问题,数据屏障有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支撑层面,后期方向是技术和数据运营,数据运营能够帮助政府和行业快速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它的战场在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基石是IoT,后续围绕数据、数字转型具有非常多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子云PaaS平台开发部研发总监崔凯分享的主题是《源自云原生服务云原生——中国电子云云原生架构实践》。

他表示:中国电子云通过云操作系统里构建了统一的双模运营,以及全栈的安全,基于中国电子集团的体系在云上的全栈延展,实现全栈的安全,以及统一的云产品封装,以及全自动化运维能力,实现了丰富的产品。在这些云产品之上,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单一Regent能够支持超大规模节点。同时支持云原生的云平台,支持各种各样丰富的异构硬件,对于后续自身的演进迭代升级以及变更会做到业务无中断。

以此为基础,中国电子云希望加速推进基础软件以及硬件国产化的替代进程,能够实现云上应用对云下硬件的无感,对云下计算能力的无感,将计算能力基于云原生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提升,为云上丰富的软件提供一个一致化的运行环境和无感运行的平台。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陈屹力发布大规模虚拟化性能评测结果。

为了验证大规模虚拟化的标准,中国信通院联合了阿里云做了一个大规模的虚拟化测试。测试选择阿里云北京的数据中心,测试规范按照高峰、低谷方便测试调度效率,模拟真实用户,以便最终测试结果是可复现可验证的。

测试结果显示:调度1万台ECS时间是1106秒,虚机的缩容时间是1192秒,稳定性控制在5%以内,计算、存储、网络的损耗小于5%,总写入数据量是400TB。任何一个用户只要能够达到1万台,都是可以随时复现。

在27日下午的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厂商代表围绕高性能、云安全和零信任、云原生、混合云、软件工程效能与系统稳定性、超融合基础设施及云灾备等方向,展示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分享。

云计算可信云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1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现状安全与入侵、防护与破解是信息安全永恒的话题。当前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含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 4 个方面的内容,安全威胁涉及芯片、主板、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等多个环节。该框架能够有效实施多层隔离和保护,以避免因某一薄弱环节影响整体安全,并防止外部攻击。可信安全防护范围如下文所述。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也是国际战略在网络社会领域的演进,我国的网络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沒有国家安全”,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和等级保护制度要求,推广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筑牢网络安全底线是历史的使命。新型基础设施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其发展前提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
新冠疫情和数字化转型加速了广大企业上,在海外计算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默认的 IT 基础设施,国内的计算市场份额预计到“十四五”末也将突破万亿。客户遭遇安全事件的比例有所下降2021 年,27% 的客户遭遇了公有安全事件,比 2020 年的 36% 有所下降。勒索软件成为最大威胁勒索软件在侧、端侧、传统网络环境中到肆意蔓延。
2021年11月24日,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组织的第九次“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信选型评估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中日友好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EE 是一个隔离的处理环境,代码和数据在执行期间受到保护,其内存区域与处理器的其他部分分离,并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属性。其目标是确保一个任务按照预期执行,保证初始状态和运行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TrustZone 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避免数据受到恶意攻击。在使用 TrustZone 的平台上,通常由安全世界的受信任的特权内核来维持此类应用程序的生命。KNOX 是一款旨在为企业数据保护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国防级移动安全平台。
研发运营平台和工具能力框架图研发运营解决方案于2020年下半年启动首轮评估,目前已完成四轮评估,累计有25家企业及服务进行了共30次评估。评估结果在可信大会、原生产业大会等重要活动上重磅发布,在业界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现启动第五轮评估工作,并将首次采用修订后的最新标准作为评估依据。软件研发效能体系正式开启新一轮评估报名,新一批评估结果将在2022年5月重磅发布。
可信安全评估体系深耕安全领域,为国内计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计算进入惠普发展期,边缘计算需求激增,边端一体化成为未来重要演进方向。2022年上半年可信·分布式边协同评估体系全景图2022年上半年可信·分布式边协同类评估正式开启,评估结果将在2022年数字化转型、边协同大会、可信大会等业内盛会发布!两部分标准分别从硬件设备、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管理平台、边协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侧重点各有不同。
7月27日-28日,2021可信大会在京举行。
一颗小胡椒
暂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