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换声,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

Anna艳娜2024-02-01 14:01:27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人以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活动的画面,配上人工智能生成的声音,推介所谓高回报投资计划,还称获利可以免税。对此特区政府严正澄清,有关影片全属伪造,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并强烈谴责不法之徒的诈骗行为。


这些年,AI技术迭代发展,深入社会运行各个场景,给人们带来丰富休闲体验的同时,也生出了不少困扰。“你要的样子我都有”“你喜欢的声音都提供”,因换声换脸变装而起的争议频频发生。有演员遭遇换脸不得不公开打假,有歌手被换声忙不迭澄清谴责。公众人物不堪其扰,普通大众也屡屡躺枪。好好的一张生活照被“一键脱衣”,误以为是好友聊天结果10分钟被骗400多万……以假乱真的视频、图片、声音日渐泛滥,不仅挑战着社会认知,也造成了秩序混乱。


AI换的“脸”“声”是假的,作恶造成的冲击却是真的。随着技术升级,应用的门槛迅速降低,辨别真伪的难度越来越大。比如前段时间,“特朗普与霉霉以自己的独特音色发表中文谈话”火爆全网,AI的表情姿态、语言风格相当自然。照这么发展下去,大家的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维护,财产安全、隐私安全乃至人身安全等如何才能得到妥善保障?


AI换脸换声绝不只是“逗你玩”,很可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帮凶。2022年12月,《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发布,2023年8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施行……随着各项法规出台并细化,刚性治理有了更多抓手。对踩踏红线者严肃惩处,将典型案例广而告之,尽可能震慑作恶,才能引导技术在服务社会的轨道上运行。


“强大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但也可能是最坏的事情。”技术本身无原罪,善恶其实都在人。让科技为社会造福而不是添乱,我们都需多一分敬畏,多一些谨慎。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近日,社交平台有人以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活动画面,配人工智能生成声音,推介所谓高回报投资计划,还称获利可以免税。对此特区政府严正澄清,有关影片全属伪造,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并强烈谴责不法之徒诈骗行为。
最近,安络君随机统计了50条诈骗资讯,在其中1145条评论中,骂“人傻钱多”共计692条,占了半数以上。被骗人,真的是因为傻吗?聪明你,一定不会被骗吗?但凡对诈骗有一定程度了解人,不会敢下此结论。目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在侵财类犯罪中占比极大,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为此,我们整理出《新型电信网络诈骗TOP10》,其中收录十类骗术难防程度极高,已成为侵犯民众财产主力军。您
目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在侵财类犯罪中占比极大,各种骗术层出不穷。据台湾省警务部门统计,1999年台湾省岛内诈骗案件数4262件,2005年猛增至4.3万件,诈骗金额也由1999年12亿元增加到2006年185.9亿元。2008年前后,大陆系诈骗团伙如蒲公英般在全国各地蔓延。
在近几十年中,人工智能 (AI) 已经从科幻概念逐步转变为实际应用,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从为电商网站推荐个性化商品,到自动制导车辆,再到帮助医生诊断疾病,AI应用看似无所不在。然而,随着AI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其在网络安全领域作用也日益凸显。
2023年又是全球网络安全威胁形势持续严峻,在叠加了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因素后,具有政府/组织背景APT组织屡屡在网络功空间之中兴风作浪,而各种新兴技术应用也催生了大量新型攻击者。
在网络安全领域,全球越来越多公司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集成到产品之中,智能化、自动化都是网络安全领域热词。
2020年8月,美国会研究服务处发布《深度伪造与国家安全》和《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度伪造已成为对手信息战一部分,对手可利用深度造假技术对抗美国及其盟国,生成虚假新闻报告,影响公开披露信息,瓦解公众信任等。尤其是2020年美国大选将至,美各界对深度伪造信息也是严阵以待,采取各种措施围追堵截。深度伪造技术在近几年迅速兴起,为国家间政治抹黑、网络攻击、军事欺骗、经济犯罪甚至恐怖
系统安全第31篇文章介绍恶意代码攻击溯源基础知识
1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下称《工作情况》)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信息安全研究和推进机构,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编制了《数据安全白皮书》,全面分析了我国数据安全产业基础、防护关键技术、法律法规体系现状,从提升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加快研究和应用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强化法律法规在数据安全主权支撑保障作用等三方面展望数据安全发展未来,提出了数据安全发展倡议,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积极推动我国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Anna艳娜
暂无描述